60岁,人生刚刚开始
在我们2024年欧洲杯买球入口,有一位大名鼎鼎的历史学教授胡鸣焕先生,称她为“先生”,是因为她学识渊博,素养很高,事实上她是一位杰出的女性知识分子。胡鸣焕生于1959年,1984年毕业于兰州大学,今年刚好60岁,从教35年。她是60岁但又不像60岁,身材中等偏瘦,但精气神很好。她的眼睛看起来清澈且神采奕奕。她说,是学生让她永葆纯洁、青春、热情与活力。一个人只有拥有了这些美好,真善美才会通过心灵的窗户散发出来。
2019年11月8日,我怀着仰慕的心情,在陕服教育学院教授办公室,对胡教授进行了专访。
仰慕名师,走上教育路
她说,让她萌生教师梦,是因为她大学时代的老师,她看到自己的老师站在讲台上那种知识渊博、潇洒自如、风流倜傥的样子,她想着“人原来可以这样子生活,这样子工作”,她开始向往将来自己也要做这样的人,这样的工作。毕业时,虽然有很多种工作可以选择,但是胡鸣焕说“只要能当老师,你们安排”,陕西省教育部门就安排了“教师”这一神圣的职业给她。
千砺万磨,锤炼成名师
胡教授说,选择了教师,不是就能够当得好教师,她并没有进行过专业、系统的教学学习和训练,刚当老师,她是忐忑不安的,她就自己买了录音机,找一个空教室,每天去练习,录一遍,听一遍,一直到自己满意为止。刚到学校,分给她的是《教学法》这门课,她说教学法重视的是方法教学,需要的是实践方法,她不会,没经验,怎么办?她就走下去,走进小学生、初中生、高中生、大学生的课堂,去听、去练、去讲、去调查、去实验,把方法总结出来,再经过检验,再使用到教学中,尽管,准备这么扎实了,但是,每次上课前,她都会把讲课内容过一遍又一遍,就连开头的第一句话,都要提前想好怎么说,每次上课,她都提前半小时到,上课基本是不用教案的,她说教给学生的东西已经不在课本、教案上了,而是在她的脑海中,40年如一日,她的每一堂课都这样进行,她说,也许老师会把一堂课讲无数遍,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就只有一次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天道酬勤,这些努力,让胡鸣焕的实践教学法大受学生欢迎,比大多数科班出生的老教师们都教的好,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肯定,她说“梦在这里,那就好好地去做”,她找到了作为老师的价值,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意义。她一直强调学习,不懂了就去学,她说,如果她的人生有任何的的成果,那都是得益于学习,她说“学生学生,就是要以学为生”,她讲起自己上大学期间,每天只休息5个小时,其他所有的时间都用来读书,她感觉那时候能读书就是最美好的事情,当时,她们在学校是限电的,到了晚上10点,学校准时熄灯,其他家庭条件好的室友就点蜡烛看书,而她因为家庭困难,就去路灯下看书,偶然的机会,她发现学校图书馆楼道特别好,冬天暖和、安静,她就每晚阅读到深夜,她笑着说,因为每天到了深更半夜,还曾被学校保卫处当做嫌疑犯要抓获,讲起这些经历,胡教授说:“大学4年养了自己40年”。她说,大学期间,学生就应该受到“爱的教育、奋斗的教育、学习的教育”,要去学习正能量的东西,同时也要传播正能量的东西,青春是可以犯错的,只有不断地试错,才会知道正确的方向在哪里。才会成就孩子们的未来。
青春不老,宜把“青春”比“青葱”
她说,为什么要把“青春”比作“青葱”呢?做过饭的人都知道,当你拿着一根青葱剥开时,瞬间散发出来的那种新鲜、刺激的味道,让你想象到的是“热情与活力”,正是大学生身上的这种“青葱”的味道,让她一直能够看到自己青春时候的样子,让她一直保持着年轻状态,她说“与其说是老师滋养着学生,还不如说是学生滋养着老师们”,她说“自己以前像海绵一样,一点一滴的吸收知识,将来,要把自己所有的知识,一点一滴的再挤出来,滋养自己的学生”。她说:“今年60岁了,我的人生才刚刚开始。”
胡教授学识渊博,谈吐文雅,修养素养极好。她的立德树人、知识育人、德高为师、身正为范的教育理念,她的和青年学生打成一片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、垂范鼓励学生的做法,她的“活到老学到老”、永远坚持学习的精神,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效仿。
时光真快,一个小时的专访很快到点了,但胡教授的言谈举止、音容笑貌还留在我的脑海里
记者:宣传部魏怀菊
审核:秦风
核发:李文斌